邯鄲學院地理
依山之美,巍巍太行山托起邯鄲八千年歷史之沉浮;傍水之靈,滔滔滏陽河蕩起學院一百年書卷之芬芳。 邯鄲學院位于有著8000年文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成語典故之都——河北省邯鄲市,是邯鄲“省市共管,以市為主”的本科院校,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學校1905年開始辦學,1950年更名為河北省立師范學校,1982年升格為邯鄲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邯鄲學院。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如今,邯鄲學院已發展成為一所多學科、有特色、開放式、具有現代化辦學設施、功能完善的區域性本科院校。校園占地809.5畝,校舍建筑面積20.4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近5000萬元,圖書文獻100萬冊。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化設施和技術手段在教學科研中得到廣泛應用。整個校園古樸典雅,凝重厚實,以人為本,親近自然,彰顯濃郁的學術和文化氣息。 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建校至今,邯鄲學院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6萬余人。今天,13000名在校生埋首窗下,面壁圖成,正是少年壯志當拿云。
唐山學院策略 興院之策,以人為本。邯鄲學院現有教職工815人,專任教師55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1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271人。教師隊伍中,有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4人,“曾憲梓教師獎”獲得者16人,全國模范教師、優秀教師6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1人,省管優秀專家1人,省教學名師、省模范教師、優秀教師12人,市“優秀社科專家”、“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跨世紀人才”13人。為了增強教學科研實力,學校還聘請了近60位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可謂名家云集,學術顯揚。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2004年以來,邯鄲學院緊緊圍繞國家和省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改進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目前,學校設有17個二級學院、系、部、中心,普通教育本科專業29個,專科教育專業36個,擁有4門省級精品課程、2個市級重點學科、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近年來先后承擔省市級以上科研項目、課題268項,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0余篇,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60余篇,參展、發表書法、繪畫作品近200件(其中多件作品被英國、日本、瑞士等國家藝術館收藏),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公安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等獎項141項。
唐山學院理念 學校堅持突出特色,育人為本,在學生實習、趙文化研究、太極拳、邯鄲成語典故、大學生科技創新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學生在全國、省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電子設計大賽、國內外太極拳比賽等一些重大賽事中屢獲佳績。《邯鄲學院學報》“趙文化研究”專欄主題突出,學術水平高,地方特色鮮明,多次榮獲全國各類獎項。 海納百川,求同天下。邯鄲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學術與教育交流。先后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威爾士大學等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學術報告會常年不輟,聽者如云,人文蔚起。同時,還派出多名教師到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和國內幾十所名牌高校訪學、進修。學校積極推進國際合作、校企合作和與社會的合作。分別與韓國、英國、美國、新西蘭等國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積極與東軟集團、國際數碼及嵌入式技術認證機構、國務院國資委職業經理研究中心、國家外專局國際人才市場、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清華萬博等國內外一流大企業和科研機構、高校開展合作,是國際數碼及嵌入式技術認證機構授權的“嵌入式技術中國研發中心”。在合作辦學過程中創出了以“政府推動、校企合作、優勢互補、發展共贏、實現學校與社會無縫對接和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為主要內涵的“邯鄲模式”,受到了各級政府和媒體的高度關注,《光明日報》2009年1月做了詳細報道,河北省政府辦公廳作為典型經驗以《信息專報》形式上報國務院。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學校還與有關部門合作,成立了邯鄲植物研究所、邯鄲應用化工研究所、邯鄲旅游培訓基地等。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邯鄲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四省交界的獨特區位優勢,為邯鄲學院汲取營養、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目前,學校已進入“建設本科上水平,創辦名校打基礎”的新一輪發展階段,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立足邯鄲、服務社會、建設本科、創辦名校”的辦學方針,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為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方向,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依法治校的發展理念,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為保證,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培養用得上、干得好、發展快、適應性強的實用型人才,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有特色、開放式、教學型、綜合性的地方名校,為國家和省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記者:(邯鄲學院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