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技校網
  唐山單招 3+2 初中起點 高中起點 鐵路技校
全國統一招生熱線: 400-660-5933

 
滿意度
 
  • 學校
  • 企業
  • 職介
  • 個人

職業院校及各類培訓機構行業綜合門戶網站,專門針對學校的規模特色、專業設置、招生動態等進行立體宣傳,為廣大學生打造快捷便利的技校求學就業的綠色通道。電話:4006605933

石家莊 唐山 保定 秦皇島 張家口 邯鄲 廊坊 承德 滄州 邢臺 衡水 北京 天津
唐山勞動技師學院
秦皇島渤海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秦皇島海港區文德學校
廊坊華航航空學校(廊坊華航藝術學校)
保定技師學院
秦皇島藥科中等職業學校
   您的位置:河北技校網>> 焦點新聞 >>2010受關注十大焦點問題:物價房價居首

2010受關注十大焦點問題:物價房價居首

已閱[6955]次 [2010-12-04]
我要報名    我要報名    我要報名

 
2010中國全面小康進程中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
 
  1 物價 845票 84.1%
 
  2 房價 836票 83.2%
 
  3 醫療改革 766票 76.2%
 
  4 食品安全 660票 65.7%
 
  5 教育改革 513票 51.0%
 
  6 住房改革 495票 49.3%
 
  7 社會保障 485票 48.3%
 
  8 就業問題 470票 46.8%
 
  9 收入分配改革 461票 45.9%
 
  10 腐敗問題 450票 44.8%
 
  11 社會治安 446票 44.4%
 
  12 環境保護 443票 44.1%
 
  13 貧富差距 439票 43.7%
 
  14 社會道德風氣 312票 31.0%
 
  15 安全生產和重大事故 230票 22.9%
 
  16 政府機構改革 211票 21.0%
 
  17 房屋拆遷 198票 19.7%
 
  18 社會信用 193票 19.2%
 
  19 政府公共服務 190票 18.9%
 
  20 投資理財 188票 18.7%
 
  21 疾病控制與公共衛生 187票 18.6%
 
  22 能源資源緊缺 172票 17.1%
 
  23 三農問題 163票 16.2%
 
  24 民主法治 141票 14.0%
 
  25 地區發展差距 135票 13.4%
 
  26 財稅改革 117票 11.6%
 
  27 城市化進程 108票 10.7%
 
  28 經濟增長方式 100票 10.0%
 
  29 戶籍制度改革 93票 9.3%
 
  30 其他 3票 0.3%
 
 
    在全國各地的一片“漲”聲之中,“物價”登上了“2010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之首,緊隨其后的是堅不可摧的“房價”。“醫療改革”在盤踞了“十大焦點問題”榜首數年之后,今年終于被勢不可擋的物價、房價扳下,屈居第三的位置。
 
  食品安全、社會保障和腐敗問題,也歷經數年而受關注度不減,在歷年“十大焦點問題”榜上從未跌出過前十。教育改革、住房改革、就業問題和收入分配改革,長期來看,受關注度呈上升態勢,尤其是教育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和上一次調查相比,升幅較大。
 
  2010年11月,《小康》雜志社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在全國范圍內對“2010年中國民眾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展開了調查,樣本的東、中、西部分布為:38.5%、30.0%和31.5%。同時,為保證樣本的代表性,本次調查樣本框的確定兼顧了性別、年齡段和收入分布。采用統計學誤差估計公式進行估算,本次調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將估計誤差控制在3.2%。
 
  本次調查中,《小康》列出了醫療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收入分配改革、財稅改革、食品安全、投資理財、社會治安、物價、房價、環境保護、社會保障、戶籍改革、民主法治等29個項目,囊括了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方方面面。
 
  結果顯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2010年中國民眾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依次為:物價、房價、醫療改革、食品安全、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社會保障、就業問題、收入分配改革和腐敗問題。
 
  “十大焦點問題”其實也反映出了民眾對特定社會問題的焦慮。《小康》從2005年開始對“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進行跟蹤調查。縱觀歷年的焦點問題,可以看出中國老百姓這六年來對中國社會發展的焦慮之所在,及其變化,也可以看出在這六年之中,哪些問題是國人心中社會發展的固癥頑疾,哪些問題具有一時的緊迫性,以及哪些問題其實并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
 
  物價、房價
 
  一“漲”定乾坤
 
  在“神馬都漲,就工資不漲”的抱怨聲中,“物價”和“房價”當選了2010年中國老百姓關注的兩大焦點問題。如此的受關注度,前所未有。在2008年的焦點問題調查中,“物價”問題都還沒能進入前十,僅排在第十二位,如今時隔兩年,就一舉拔了個頭籌。
 
  2007年,“物價”和“房價”也曾風光地占據著“十大焦點問題”榜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創造了歷史的好成績。那一年,也是“漲”得彪悍。不過焦點之仍是“醫療改革”。不似今年,“醫改”終于讓位。可見2010年,中國老百姓所感受到的“漲”痛超過了2007年。
 
  北京男人“為生活所迫哥”擠在超市豬肉分割臺前的人群中,他相中了一塊肉,只等師傅手起刀落。這里的五花肉正在搞特價,每公斤18.7元。“這肉其實不好,好肉都被割走了,就剩豬皮和一些肥肉掛著點瘦肉。”他搖頭表示無奈。“但是便宜啊。這周的肉比上周每公斤漲了兩三塊。那邊好的無公害精五花肉33元一公斤,吃不起!”
 
  11月2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價格監測情況。在監測的31種產品中,近八成價格上漲。
 
  上海白領王娟已經和閨蜜約好了,準備搭乘滬港列車去香港掃貨。而深圳市民陳莉早就將砂糖、食鹽、有機醬油成箱從香港扛回家。有精明人對比深圳、香港、上海三地部分生活品的價格后發現,上海的食品價格雖然低于深圳,但高于香港,比如紅富士蘋果和雞蛋。而10卷裝維達衛生紙、36包裝得寶紙巾等部分生活用品,上海的價格是三座城市中高的。“去香港打醬油”遂成為時下的“潮”詞。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0年10月份CPI同比上漲4.4%。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也表態,今年的CPI上漲將超過3%的政府預期調控目標。
 
  對于百姓來說,居家過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看似平凡而簡單,卻是生活大的成本支出。不斷高漲的物價,讓人們在承受的同時,也對現實生出了很多不滿和無奈。
 
  不過和眼下人們對于“物價”的不滿相比,國人對“房價”之恨,歷久彌深,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年輕人。因為目前,大多數中國人仍把房子視作結婚的必需品。今年5月,《小康》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不愿意”租著房子結婚。可見在當下之中國,高房價不知道壓垮了多少未婚男。
 
  為解民之困,今年4月,中央出臺了“史上嚴厲”房地產調控政策,不過5個月后,中央又出臺了“史上更嚴厲”房地產調控政策,房產稅也蠢蠢欲動。不過10月末,《小康》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八成以上受訪者認為征收房產稅對于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作用不大”或“根本不能抑制”,超七成受訪者認為征收房稅“不能”抑制炒房現象。
 
  房價依然在漲,開發商拿地的熱情仍然很高,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也在加速膨脹。政府的房地產調控能力遭到了質疑。其實長期以來,決策者對于房地產的心情頗為糾結:既不能讓房價大跌拖累經濟,又不能放任其飆漲激化民怨。于是越調房價越高,房子越緊俏,百姓越焦慮。而近年來數輪調控的結果也不斷印證了購房者的焦慮:樓市調控政策過后,總是伴隨報復性反彈。
 
  醫改、社保、食品安全、腐敗
 
  穩健焦點,始終前十
 
  在《小康》歷次“十大焦點問題”調查中,從未跌出過榜單前十位的問題有四個,可謂是百姓心中中國社會發展的固癥頑疾,這四個問題是:醫療改革、社會保障、食品安全以及腐敗問題。
 
  “醫療改革”在以往的調查中始終高居榜首,今年被“物價”和“房價”拉下馬,但仍不失為長久以來國人關注也是焦慮的民生問題。早在今年年初,《小康》針對“新醫改”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并不樂觀,多數公眾(44%)對“新醫改”持“觀望”態度,其比例超過了“有信心”(32%)。
 
  行至年尾,回望這一年,截止6月底,中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已經覆蓋了超過90%的人口,提前一年完成這一原定于2011年完成的目標。不過,展望前路,仍有困難。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仍將是“十二五”期間醫療改革的著力點。
 
  社會保障今年的關注度排名第七,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老百姓的后顧之憂還很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金維剛指出,這些后顧之憂不解決,老百姓即使收入提高了,也過得不安穩,不敢消費,進而影響生活質量并拖累整個經濟運行。
 
  展望“十二五”,金維剛表示,首先要瞄準“空白點”,比如城鎮非就業老年居民的養老問題。不過群眾對公務員養老改革呼聲很高。有群眾表示,公務員已成一個特殊的高福利群體,應“先天下之憂而憂”,成為改革的急先鋒。
 
  食品安全是一個讓國人感到羞愧的問題。如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卻在基本的“吃”上,屢屢出問題,“地溝油”、“毒奶粉再現”、“小龍蝦”、“金浩致癌”等連串事件,顯得與大國身份極不相稱。
 
  今年7月,《小康》開展了“中國人安全感大調查”,結果顯示,食品安全是國人擔心的安全問題。此次,食品安全在“十大焦點問題”中排名第四,僅落后于物價、房價以及醫療改革。不過今年的排名較2008年有所回落,2008年排名第二,因為當年出了舉世震驚的三鹿奶粉事件。
 
  為什么不能阻止伸向餐桌的黑手?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長徐滬表示,“我們辦案中查獲的涉嫌生產銷售數十噸三聚氰胺問題奶粉的主犯,后只判了三年有期徒刑,而且緩刑三年。這樣的打擊力度不足以震懾犯罪。”今年9月,高法等四部門對外發布了《關于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對食品安全領域刑事政策做出重大調整,從“寬嚴相濟”轉向“從重從快”。不過重典畢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制度的、體系的建設更為重要。
 
  “腐敗”也是一個令國人深惡痛疾的問題,不過它在今年的“十大焦點問題”榜上僅列第十,為歷年低,2008年,該問題曾排在第三。其實近年來,隨著公民權利意識的增強和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輿論監督展示出了從未有過的力量,“白宮書記”張治安、“天價煙局長”周久耕、“滯留不歸書記”楊湘洪等,都是率先被網絡“揪出來”的,這都有助于增強人們群眾反腐的信心。
 
  不過有分析認為,我國現有的政策、法律體系對輿論監督的保護仍十分欠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就表示,要想讓網絡輿論監督和傳統媒體輿論監督共同打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監督環境,就必須補上相關政策法規這個缺失,加快我國新聞政策體系的完善和新聞立法的進程。
 
    教改、房改、就業及收入分配改革
 
  關注度在提升
 
  長期來看,教育改革、住房改革、就業問題以及收入分配改革,關注度都呈上升態勢。從近兩年的情況看,住房改革和就業問題,關注度較為穩定;與之相比,教育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升幅比較明顯,今年它們分別較2008年上升了三個及四個位次。
 
  住房改革在2005年調查時排位第十四,2007年升至第十一,2008年進入前十排位第六,今年仍然在第六的位置上。在經歷了房改過度依賴市場而忽視對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后,群眾的不滿在累積,深化房改的呼聲漸高。實際上,從1995年開始的“安居工程”到1998年的經濟適用房政策,再到2007年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我國的保障性住房也歷經了十余年,但發展仍然緩慢。未來五年,有分析指,住房保障措施的“落地”應是重點,3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欠賬”應該還清。
 
  就業問題2005年也未進入前十,不過2007年就排名第九,2008年和今年分別排在第七和第八位。這幾年,中國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畢業生感受尤深。下一個五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就表示,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更加復雜,勞動力供求總量壓力、結構性矛盾還很突出,在復雜多變的就業形勢下,要貫徹好“就業優先”的目標。
 
  對于中國的教育來說,2010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錢學森之問”引發的反思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帶來的憧憬,鋪滿了這一年。今年,教育改革的關注度排名第五,較2008年提升了三個位次。
 
  關于教改,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楊東平指出,教育改革難就是體制改革,體制改革是塊硬骨頭。“我們更看重的還是教育部自身的改革,就是教育部自身的簡政放權。”今年發生的“孫見坤事件”和南方科技大學的“準生證”之困,無疑印證了楊教授所言。
 
  收入分配改革在今年備受矚目。2008年,它的排位還在十名開外,位列第十三,今年就成為第九,上升了四個位次。這或可以反映出,中國老百姓對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迫切愿望。
 
  近年,中國的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愈加突出,公眾收入的增長遠比不上政府財政的增長,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健全市場配置機制、加快調整國民收入格局就成為當務之急。
 
  未來五年,從“國富”到“民富”,將是一個嚴峻挑戰。長期從事社會保障與收入分配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鄭功成就認為,應當在“十二五”規劃中確立一些基本的約束性指標,比如基尼系數的控制目標、勞動者報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提高幅度等,來明確收入分配改革與民生保障的目標預期。
 
  拆遷、環境、戶改
 
  焦點之外的焦點
 
  有許多問題,雖然排在不顯眼的位置,卻也是這一年人們議論的焦點。
 
  比如拆遷,排在第十七位。不過回顧歷年,拆遷問題的關注度卻也呈上升態勢,盡管它從未進過前十五,2005年排名第二十八,2007年排名二十三,2008年第二十二,今年又上升了五個位次。
 
  今年,拆遷繼續書寫著血色的歷史。江西宜黃、山西太原古寨村……各地上演著不應該發生的悲劇。而新拆遷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草案)》,自今年1月征求意見以來,目前還在研討中。
 
  新拆遷條例緣何難產?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沈巋看來,除了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和征收補償標準如何制定,大的阻力之一則來自于地方政府,“在現有土地財政的經濟模式下,如果《征收條例》出臺,勢必會增大政府拿地的難度,進而影響地方財政收入。”
 
  近有報道稱,新版草案經反復醞釀修改已較成熟。其搶眼亮點不僅有“補償市場化人性化”、“房屋征收實施機構不得以營利為目的”等體現,更有“行政強拆被取消”。
 
  以往,“環境保護”都居前列,2005年排第二,2007年排第六,2008年第四,可是到了2010年,卻跌出了前十,排在第十二,這是自“十大焦點問題”調查開始以來,該項首次跌出前十。無暇顧及,還是無能為力?其實,垃圾焚燒、氣候變化、低碳發展,都是貫穿這一年的熱點話題。11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透露,“十二五”期間或開征環保稅和碳稅。或許,征稅的消息一發出,關注度又會有所回升。
 
  在全部29個備選項目中,戶籍制度改革的關注度墊底,這個結果令人深感意外。中國在1992年就成立戶籍制度改革文件起草小組,1993年提出包括“取消農業、非農業二元戶口性質,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的戶籍改革目標,但18年過去了,改革的目標仍未完全達到。中國有受戶籍制度之苦久矣!然而艱難的旅程、漫長的等待,人們恐早已疲乏難耐。
 
  近年來,各地繼續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做了很多嘗試。不過有分析指,一些地方的戶改其實是另有打算,有的是單純為了提高城市化的比重,有的是盯上了農民的土地。一些地方的做法并未如人們預想的那樣受到城鄉居民普遍認可,大量農村戶籍居民對轉為城鎮戶籍不熱心、不積極。從全國來看,戶籍制度改革進入了改革“深水區”。
 
    歷年中國全面小康進程中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
 
  排序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1 醫療改革 醫療改革 醫療改革 物價
 
  2 環境保護 物價 食品安全 房價
 
  3 社會保障 房價 腐敗問題 醫療改革
 
  4 腐敗問題 貧富差距 環境保護 食品安全
 
  5 食品安全 腐敗問題 社會保障 教育改革
 
  6 教育收費 環境保護 住房改革 住房改革
 
  7 社會治安 社會保障 就業問題 社會保障
 
  8 房價 食品安全 教育改革 就業問題
 
  9 社會道德風氣就業問題 社會治安 收入分配改革
 
  10 分配不公 社會治安 民主法治 腐敗問題
 
  “綜合小康指數調查”,問卷由《小康》雜志社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設計,調查由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執行。
 
  本次調查采用了基于實名制的NetTouch網絡調研方法,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公眾進行調查,東、中、西部每個區域的調查樣本量不少于300。同時,為保證樣本的代表性,此次調查樣本框的確定兼顧性別、年齡段、收入分布。
 
  問卷調查全國執行時間是2010年11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對每省/市/自治區的實名固定樣本組進行隨機問卷發布,終回收有效問卷量為1005份。采用統計學誤差估計公式進行估算,本次調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將估計誤差控制在3.2%。


點擊咨詢
熱門標簽:
 報名咨詢(招生旺季咨詢量大,請先填寫學生姓名,所報專業,電話招辦老師會及時聯系你做詳細介紹)
 學校名稱: * 所報專業:
 姓    名: * 身份證號:
 性    別: * 文化程度:
 聯系電話: *(注意:只能在此處輸入數字!)
 身 份 證:
 家庭住址:
 驗證碼: *點擊輸入框顯示驗證碼
 短信報名:身份證上的名字+報讀學校名+報讀專業名 短信至 13832811994
 
 上一條:河北免費師范畢業生應在農村學校至少服 下一條:邯鄲汽車客運北站正式投入使用
 相關文章

·唐山共享智造公共服務平臺: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引擎

·花好月圓 共度中秋——凝聚力量共赴美好

·2024年唐山原市區中考文化課成績(含優惠)一分一檔統計表

·2024年唐山市中考成績查詢時間定了!

·全國高考志愿填報時間來啦!快保存!

更多焦點新聞


 
""相關信息
 
熱點技校
 
推薦技校
 
最新信息
技校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熱點:單招和統招的區別  高職和大專的區別  3加2學校  技校都有什么專業  唐山文旅科技中專  涿州技師學院  保定新興工業技工學校  保定卓越技工學校  石家莊電子信息學校  石家莊汽修學校  石家莊電腦學校  石家莊廚師學校  石家莊汽車維修學校  保定華中技工學校  秦皇島渤海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唐山市金橋中等專業學校  北京市昌平區新華電腦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秦皇島渤海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滄州渤海中等專業學校  貴州鋁業技師學院 
石家莊唐山保定秦皇島張家口邯鄲廊坊承德滄州邢臺衡水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唐山創元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抄襲必究
公安備案號 13024002000228 ICP經營許可證號 冀B2-20170024 網站備案號 冀ICP備11020808號-8
唐山創元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電話:400-660-5933 地址:唐山市高新區建設北路170號冀東新聞中心9層 合作網站:職教網
400-660-5933 工作日:8:00-21:30
周六日:8:0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