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市各中學就要放假了,學校大多也按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明確放假后不再補課。這對于一直盼著假期的孩子們是個好消息,然而家長們卻不干了,紛紛向學校遞交了自愿補課申請,強烈要求學校利用離春節還有較長時間的這個空檔給孩子們補課。(《中國青年報》2月3日)
全社會都在倡導素質教育,要求取消假期補課、將中小學生從“課海”中解放出來。山西太原“有些家長”卻反其道而行之,實在令人無語。
在正常學期時段里,中小學生承擔了大量的課堂學習任務,很多人已身心疲憊,利用假期好好休息,調整狀態,這對于中學生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在假期,學生可以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學到許多書本及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經驗;也可以通過閱讀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籍,查閱相關資料,彌補專業知識的不足,形成更加全面的知識結構,養成主動學習鉆研的好習慣好品質。對教師來說,完整的假期也很重要,既能總結教學經驗,又能進一步“充電”,以更好提升自己的教學經驗,增加知識儲備。
“學校不補課家長不干”,透露的是現實的無奈。正如報道所說,后同意補課的學生家長,也是在報道中這位“張女士”的運作下才同意的。現實當中,一些學生家長希望學校補課,多是由于自己工作繁忙,無力在假期照顧孩子。家長一方面擔心孩子們會泡網吧養成“網癮”,另一方面也害怕他們進入社會沾染不良習氣,這才希望學校以補課的名義留住孩子,起一個“保姆”和“臨時監護人”的角色,并非真對學校的“補課”多有興趣。因此,“學校不補課家長不干”這樣的拼接性話語,表面看很雷人很可笑,背后反應的卻是現實的無奈。
事實上,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需要心智健全的學生,也只有這樣的學生才可能成為創新型人才。從中小學開始就大面積補課,肯定不是“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一著名“錢學森之問”的破解良方。
我們相信,只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學校不補課家長不干”這樣的笑話就會越來越少,孩子們的明天才更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