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優秀的小學生領成績單時,可以領到一個大大的紅信封。本周,滬上中小學公布成績,世界外國語小學、七寶外國語小學等學校將陸續公布獎學金獲得者名單。記者采訪獲悉,成績第一名的學生獲得5000元獎勵不稀奇,優秀學生更可獲得1000美元的獎勵,此舉也引發了爭議。
通過獎學金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展。然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同樣也應看到金錢獎勵下的負面危害。
中小學生屬于未成年群體,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尚處于發展階段,很容易被社會和學校教育所左右。以金錢獎勵學生,很有可能對學生產生一種精神誤導,使他們過早地將學習與金錢等同起來,從而歪曲了學習的目的,將學習作為賺錢的工具,把對學習的興趣僅僅游離于物質刺激層面,而難以充分認識到學習對于人生發展的重要意義。這種學習觀雖然可以使學生短期內提高成績,但是日久天長,如若沒有金錢物質的獎勵政策,也許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這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將是得不償失的。由學習而推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學生還會將金錢與個人的成長聯系起來,對于學校以及家長的期待,他們都將要求與金錢掛鉤,沒有金錢的刺激,他們的發展將失去主動性。
重金獎勵政策從另一方面也會推動應試教育的回復與演變,中小學生很可能對獎學金產生簡單、直接的理解:考試成績重要,考得越好,獎得越多。這在某一方面可能會讓學生埋頭于苦練應試技巧,而忽略其他方面的綜合發展,這對于學生的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另外,獎學金政策獎勵的只是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對于后進學生而言,他們沒有機會獲得獎勵,這將使他們產生自卑心理。為了優秀學生的發展,影響另一部分學生的發展,這樣的教育是片面的,不均衡的,也不應是我們所提倡的。
評價激勵機制對于中小學生不可或缺,重金獎勵的政策著實有其不利的一面,學校完全可以通過其他形式對學生進行激勵,例如贈送圖書、訂閱報刊、給予活動機會等。學校切不能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讓學生過早地與金錢接上線,不要讓學生為了錢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