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全市22所技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吃不飽的情況,而4.5萬名在校技校生中,市內四區學生只占到了不到一成。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目前各技校正規就業率高達98% ,許多在校生未畢業就被爭“搶”一空。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記者進行了采訪。
和不少大中專院校一樣,技校每年的招生工作也始于6月的高考和中考之后,且集中在7月和8月。這些年,雖然技校招生情況已有好轉,但與大中專院校招生相比,還是有些冷清。
“說實話,農村招生不錯 ,但市內四區情況不容樂觀。”談到島城技校招生情況時,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舉例說,前不久在青島 25中操場上舉行的中等職業學校(技校)招生咨詢會上,職業學校攤位前人頭攢動,而技校的攤位前人卻極少。
記者了解到,近日進行的職校(技校)招生第一次錄取中,面對七八千人的生源,島城市內四區的17所技校總共錄取了不到百人 。其中四方機車車輛技術學校成了大贏家,錄取了51人 ,個別技校甚至一個人也沒錄取到。據四方機車車輛技術學校的韓祥平副校長介紹,目前該校有4200名在校生,但市內四區生源僅占5%。
青島機電技術學校趙傳祥校長也表示,今年招生情況不是很理想。今年該校計劃招生400多人,但現在招了還不到一半。談到市內四區生源,趙校長笑著搖搖頭,表示不敢抱太大希望,“我們在校生中,四區的學生不到5%。”“現在市區的孩子幾乎沒有讀技校的了。”青島電子信息技術學校成身寶校長說。
記者了解到 ,目前青島市22所技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招生難的情形,而市內四區的生源尤其難招。來自青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市 4.5萬名在校技校生中,市內四區的學生不足一成。
“技校招生不足,與本市職業培訓能力日益增強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該矛盾使我們的培訓資源得到了閑置,甚至浪費。不過,隨著本市對技能人才工作的日益重視,這種矛盾在逐年得到緩解。”那位接受采訪的負責人說。
正規就業率達98%未畢業就有人搶
采訪中,雖然各技校負責人表示為招生所累,但一談到就業,他們不約而同變得興奮起來。
“實踐證明,我們的學生好使、管用、會干。”四方機車車輛技術學校韓祥平副校長說,雖然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好 ,但技校生就業幾乎沒受什么影響。該校今年畢業的1100多人早在去年3月份就被預訂一空了,將于2010年畢業的學生,截止到今年7月份,也已經被預訂出去了98%。
韓副校長還告訴記者,學校曹校長和他經常會遇到被用人單位追著要學生的情形,“我們現在不單純是給學生找個工作,而是要反復挑選,給學生找個好工作,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滿意”。
7月18日,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青島電子信息技術學校成身寶校長接到一個做人力資源管理的朋友打來的求助電話,問能不能以實習或就業形式提供30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畢業生,待遇從優。接到電話后,成校長無奈地對朋友說:“你早打招呼就好了,我們今年畢業的600多名畢業生早被搶光了。”
青島機電技術學校趙傳祥校長也表示,他們學校今年畢業的500余名學生,早在6月初就被“搶”走了95%。現在用人單位來要人,都找不到了。
對于技校生的就業率,記者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職業技術研究室了解到,全市技校畢業生的正規就業率達98%,“這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因為我們的技校大都有行業背景,背后許多大企業是用工大戶,培養的學生都被挖走了”。另據韓祥平副校長介紹,根據統計,他們學校畢業的學生中,月工資在3000元至5000元之間的占20%,在2000元至3000元之間的占40%,1500元至2000元間的占30%,1500元以下的僅占不到10%。
■原因分析
“讀技校就等于將來掄大錘 、干鐵匠 ”、“不好好學,你就只能去讀技校”……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導致技校招生難,尤其是在市區內招生難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傳統觀念的影響是主要的。
苦擠“白領”,也不下車間
對技校的偏見仍然隨處可見
四方機車車輛技術學校曹文學校長認為,市內四區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家庭條件比較好 ,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值也比較高,都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即使當不了干部也好能進事業單位,或進好的企業單位做個不錯的“白領”,而不愿讓孩子下車間當個普通藍領工人 。就是在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家長們的觀念也難以轉變,寧肯讓孩子去干低層次的所謂白領活兒 ,也不甘心孩子讀技校。
此外,還有家長和學生認為,上了技校就等于將來要掄大錘、干鐵匠,工作車間里到處是油污。其實這也是一種偏見。殊不知,現在的技工早已不是簡單的體力工作,很多專業甚至基本不需要體力,比如說數控加工專業,只有掌握編程知識才能勝任。另外,如今大部分企業是精細化管理,工作環境非常干凈。
談到傳統觀念,韓祥平副校長認為,現在社會上對技校也存在著一定的偏見,“比如說在有的學校里,我就聽說老師在課堂上教育一名學生:‘你不好好學,將來也就是塊讀技校的料。’言外之意就是說,只有學習不好的才去上技校。實際上,技校也不是誰都可以上的,達不到相應的成績也錄取不了……”
社會上認學歷家長也很無奈
“俺家里就這么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也沒干過多少活兒 。孩子畢業后只要有個體面點兒的工作就行了,我們也不在乎他掙多少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確實有家長因受傳統觀念影響,而不愿讓孩子走讀技校、當藍領工人的路。不過也有家長表示,不讓孩子讀技校,也有別的難處。
家住寧夏路的家長孫女士表示,現在一些用人單位在招人時,都會有學歷方面的要求,比如必須大學本科以上等。這就要求孩子在就業時必須有一定的學歷,但我們了解的是,孩子如果在技校畢業,無法取得這樣的學歷,而只能取得相當于大專的學歷。這樣的學歷有些用人單位可能不認可,所以在孩子考不上普通高中的情況下,我們寧愿多花點兒錢讓孩子去讀中專、大專、專升本,也不愿讓他去讀技校。
對此,技校多位校長表示,現實中確實存在著一些用人單位不認技校學歷的情況,因為技校實行的是技能學歷認證,與教育部門的學歷不是一種模式。其中,技工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學歷,等同于中專、職業中專、職業高中學歷,高級技工學校畢業生學歷相當于大專畢業生學歷。雖然如此,但現實中確實有單位不認。
不過,校長們表示,現在多數用人單位在招人時,已經越來越注重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我們調查過,一家用人單位中,對學歷要求很嚴的研發隊伍多占到職工總數的30%。”趙傳祥校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