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請問蛋糕油的添加量受哪些因素影響? 回答:1.配方中雞蛋的使用量蛋的用量越多,蛋糕油的用量應越少。因為蛋糕主要的起泡劑還是雞蛋蛋白,嚴格地講,蛋糕油中的乳化劑是蛋泡助劑。若沒有雞蛋,雞蛋油加得再多也無法制作出合格的蛋糕。在生產蛋糕時,還要根據具體品種靈活調整,以多次實驗來確定蛋糕油的使用量。 一般情況下:高檔蛋糕:雞蛋用量為2倍面粉用量以上,蛋糕油的使用量為4%左右。 中檔蛋糕:雞蛋用量為1.4 ~1.6倍面粉用量,蛋糕油的使用量為5%左右。低檔蛋糕:雞蛋用量為1.2倍面粉用量以下,蛋糕油的使用量為8%左右。 2.配方中膨松劑的使用量:膨松劑的用量越多,蛋糕油的用量越少。 3.配方中水的使用量:水的用量越多,蛋糕油的用量亦越多。一般情況下,蛋糕油的用量增加1%,配方中水的使用量應增加1.25%。 4.氣候因素:盛夏季節蛋糕油應適量少用,春、秋、冬季可適量多用。 問題2:砂糖在烘焙產品的制作中作用很大,那它都有哪些主要功能? 回答:1.增加制品的甜味和熱量:糖是一種富有能量的甜味料,它可增加產品甜度和改善產品口味。 2.改善制品質地:由于糖有吸濕性和水化作用,配方中加入糖,可以增強制品的持水性,使產品柔軟。 3.改善制品表面色澤:糖具有焦化作用,即糖遇到高溫極易焦化。配方中 糖的用量愈多焦化愈快,顏色愈深,這樣就增加了產品的色澤和風味。 4.調節面筋筋力,控制面團性質:糖具有滲透性,面團中加入糖,它不僅吸收面團中的游離水,而且還易滲透到吸水后的蛋白質分子中,使面筋蛋白質的水分減少,面筋形成度降低,面團彈性減弱。 5.調節面團發酵速度:糖可作為發酵面團中酵母菌的營養物,促進酵母菌的生長繁殖,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制品膨大疏松。加糖量的多與少對面團發酵速度有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加糖量多發酵速度快,反之則慢。 6.防腐作用:糖的滲透性能使微生物脫水,發生細胞的質壁分離,產生生理干燥現象,使微生物的生長發育受到抑制,能減少微生物對制品造成的腐敗。糖分高的制品,存放期長。 問題3:為什么打海綿蛋糕時雞蛋也很難打發?請告訴我原因? 回答:A. 攪拌缸或攪打器有油。 B. 雞蛋不新鮮。 C. 蛋溫度太低(可將雞蛋溫度加至40℃)。 D. 攪拌缸太大,而雞蛋卻很多少。 E. 蛋黃已產生膠質(需要冷凍蛋黃來解決)。 F. 加入了油質香料與雞蛋一起攪拌。 G. 攪拌機速度太慢。 H. 如是冬天,蛋在加溫時被燙熟。 問題4:為什么我的海綿蛋糕老是組織粗糙? 回答:A. 在低成份的配方里,泡打粉用量太大。 B. 雞蛋打得太過于松發。 C. 糖的用量過多。 D. 烘烤時爐溫太低。 E. 面粉筋都太低。 問題5:我制作的重油蛋糕為什么很硬? 回答:A. 配方內糖和油的用量太少。 B. 配方不平衡,蛋的用量太多(蛋的用量不要超過油的10%)。 C. 面糊攪拌不夠松發。 問題6:為什么我的重油蛋糕經常在烘烤時很好,一出爐即收縮? 回答:A. 配方內化學膨大劑過多。 B. 攪拌過久。 C. 蛋的用量不夠。 D. 糖和油的用量太多。 E. 面粉筋度太低。 F. 在烘烤尚未定型時,烤盤變形或有其它的震動。 問題7:為什么我制作的重油蛋糕表面經常有白色斑點? 回答:A. 配方內糖的用量太多或顆粒太粗。 B. 堿性化學膨大劑用量太大。 C. 烘烤時爐溫太低。 D. 攪拌不夠充分。 E. 面糊攪拌不均勻。 F. 所用油脂的熔點太低。 G. 面糊攪拌后的溫度過高。 H. 液體原料用量不夠。 問題8:為什么我的重油蛋糕表面中間隆起太高? 回答:A. 攪拌過久,致使面粉出筋。 B. 配方內柔性原料不夠。 C. 面糊太硬,總水量不足。 D. 所用面粉筋都太高。 E. 烘烤時爐溫太高。 F. 雞蛋的用量太高。 G. 面糊攪拌后溫度過低。 H. 面糊拌得不夠均勻。
問題9:面包為什么體積不夠大? 回答:A、酵母用量不夠或過期; B、攪拌不足或過度; C、面團溫度太低或太高且發酵過久; D、面粉筋度不夠; E、油、糖和鹽的用量太多; F、后發酵時間不足; G、面粉是新粉或儲存過久。 解決方法:
1)、酵母要根據氣候來適當添加,冬天可適當多點,另要注意酵母買回來時有無松包或漏氣,否則都會影響發酵,導致面包體積不夠; 2)、攪拌面團時要注意觀察,切記不要攪拌不足或過度,一般在攪拌至面筋充分擴展后即可; 3)、面團溫度可用水溫來調節,冬天可用適當溫水和面,而夏天則要加冰水或冰塊調節; 4)、如制作甜面包面粉筋度達到28%以上都可以,而吐司等主食包則要32%以上的面筋; 5)、配方比例要平衡,油、糖是弱性材料,太多會導致面包收縮或塌陷,而鹽用量過多則會抑制面包的發酵,導致面包體積不夠; 6)、面包后醒發要根據面包的種類而定,甜面包時間較短,而吐司和大方包則需更長的時間,醒發過程中還需注意溫度和濕度,否則將直接影響面包的體積大小; 7)、面包粉好是在出廠半個月之后再用于制作。 問題10:面包為什么表皮起泡? 回答:A、面團水分過多; B、攪拌過度和整形不當; C、發酵箱濕度控制不好,后醒發時有水滴落和發酵過度; D、爐溫太高。 解決方法:
1)面團的加水量受原材料的影響很大,特別是面粉,每一批號的粉的吸水量都可能會不同,制作面包面粉好要過篩,這也可增加吸水量; 2)攪拌和整形時要掌握好時間,特別是整形時,如風干或中間醒發太久都會影響面包表皮的質量; 3)再后醒發時,濕度如太高會導致有水珠滴落,盡量在面包未進醒發箱前將溫度升夠,這樣可以避免溫度和濕度的不一致; 4)面包進爐烘時爐溫不能太高,在180-190℃之間則可。 問題11:面包為什么表皮太厚? 回答:A、糖、奶粉和油脂的用量不夠,雞蛋用量又過多; B、面粉筋性太強; C、基本發酵時間過長; D、后發酵時間不足; E、后發酵箱濕度不足或過高; F、烘烤溫度過低或時間過長。 解決方法:
1)、糖、奶粉、油脂和雞蛋都是容易上色的原料,添加多會導致表皮有后后的一層; 2)、面粉筋性不能太高,主要是甜面包,可甜加10-20%的低筋粉; 3)、基本發酵時間要控制好,特別是夏天,一般在30分鐘左右; 4)、后醒發時間約在1-1. 5小時左右,如醒發不夠用手觸摸不會有輕微自然的晃動; 5)、后發酵相對濕度應控制在75-80%之間;6)、烘烤爐溫要掌握恰當,在180-200℃之間,忌低溫長時間的烘烤。 問題12:為什么面包表皮顏色太深? 回答:爐溫太高,特別是上火; 糖太多; 發酵時間不足。
解決方法:
根據品種的不同正確掌握爐溫; 減少糖的用量; 延長發酵時間。 問題13:面包內部組織不良? 1)、材料處理不當; 2)、面粉筋度太差或是用新粉; 3)、水分不足或水質不符; 4)、攪拌過度或攪拌不當; 5)、基本發酵時間過長,或時間不足; 6)、整形不當或撒手粉太多或表面結皮;發酵箱濕度不足或發酵時間過長。
解決方法:
1)、材料一定處理好,特別是面粉,好過篩; 2)、面粉筋度要視生產什么面包來靈活運用; 3)、加水量要平衡,水質特別要注意,如較硬的水質可適當加點醋精; 4)、攪拌要適度; 5)、整形時一定要快速,不要時間拖延太長,要量力而行,否則將直接影響到面包的內部組織; 問題13:為什么面包收縮? 回答:配方中柔性材料太多;改良劑太多;醒發過度。
解決方法:
配方要平衡;醒發時間掌握好。 問題14:為什么面包邊凹入和收縮? 回答:A、面包未烤熟; B、烤盤或模具涂油太多; C、擺盤時放的太密,面包與面包之間空隙太小; D、醒發過度; E、面團攪拌不當; F、水分少,面團過硬; 解決方法:1、烘烤時間掌握好; 2、模具涂油不要太多,可用布塊輕輕涂抹薄薄一層; 3、擺入烤盤時,要預留它醒發兩倍以上的間隔空間; 4、醒發要適當; 5、攪拌面團時一定要攪至面筋充分擴展; 6、加水量要視面粉的吸水量來靈活掌握。
問題15:為什么面包在入烤箱前或入烤箱初期就下陷? 回答:A、酵母用量過大,特別是夏天; B、面粉筋度不夠; C、食鹽添加的不夠; D、缺少改良劑; E、糖、油脂和水比例失調; F、攪拌不足; G、發酵太久; H、移動時碰撞太大; 解決方法:1、減少酵母用量,視氣候而定; 2、選用高筋面粉或面包專用粉; 3、增加食鹽的用量; 4、適當添加改良劑; 5、配方要平衡,糖、油不要添加過多; 6、增加攪拌時間,要將面筋打起; 7、縮短發酵時間; 8、醒發后入烤箱時動作要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