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備與附件:
1、汽包主要構件有哪些?其各自作用是什么?
(1)加藥裝置:為了防止鍋爐受熱面內產生水垢。
(2)排污裝置:分定期排污和連續排污,定期排污的主要作用是排除沉積在鍋爐內的水渣;連續排污的作用是排除爐水中的可溶性鹽份,使爐水的含鹽量和其他控制指標維持在固定范圍內。
(3)分段蒸發:利用隔板將汽包水容積分成凈段和鹽段,各段都有自己的上升管和下降管形成獨立的回路,其作用是利用濃度小的爐水產生蒸汽,而將含鹽濃度大的爐水排掉,從而減少排污量。
(4)汽水分離裝置:汽水分離裝置是減少飽和蒸汽中攜帶水分,提高蒸汽品質。
(5)蒸汽清洗裝置:蒸汽清洗裝置的作用是使蒸汽與清潔的給水相接觸,將蒸汽中溶解的鹽分以及攜帶的爐水水滴中的鹽分經給水清洗而降低。
(6)事故放水管:事故放水管是在事故情況下緊急放水,保證安全運行。
2、按煙氣和蒸汽流向,對流過熱器有哪幾種流動方式?各有何特點?
對流過熱器按煙氣和蒸汽的流向通常分為順流、逆流和混合流等幾種布置方案。
(1)順流布置的過熱器,其蒸汽溫度高的一端,處于煙氣低溫區,因而管壁溫度較低,比較安全,但是傳熱性能較差,需要較多的受熱面,不經濟。
(2)逆流布置的過熱器,能夠獲得大的轉熱溫差,故傳熱性能好,可以節省受熱面,較經濟,但其蒸汽溫度高的一端正處于煙氣高溫區,壁溫高,故安全性較差,所以一般不采用純順流或逆流的布置方案。
(3)雙逆流布置的過熱器,其特點是充分發揮了逆流布置傳熱性能好的優點,又將蒸汽溫度的高端避開了煙氣高溫區,從而改善了蒸汽高溫端管壁的工作條件。而混流布置的過熱器的特點則是低溫蒸汽段(逆流)有較好的傳熱性能,而高溫蒸汽段(順流)的管壁溫度又不致過高。
3、油燃燒器由哪些部件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燃燒器是燃油鍋爐的重要設備,它由油嘴(霧化器)和調風裝置(調風器和穩流罩)兩部分組成。
(1)油嘴有作用是很好的霧化燃料油,油粒細而均勻,霧化角度適當,油霧沿圓周分布應均勻,以增大油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2)調風裝置的作用不僅要能正確的控制風和油的比例,保證燃料所需的空氣連續均勻地與燃料混合,而且構成有力的空氣動力場、使著水迅速,火眼穩定,燃燒完全。
4、鍋爐水汽系統由哪些設備組成?其各自作用是什么?
鍋爐水汽系統是吸收燃料放出的熱量,使水蒸發并后成為規定壓力和溫度的過熱蒸汽。它由汽包、下降管、聯箱、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省煤器等到組成。
(1)汽包:是一個圓筒形的受壓容器,主要是接受省煤器的來水,汽包與下降管、水冷壁、聯箱共同組成水環回路,并將水冷壁中產生的飽和蒸汽供給過熱器。
(2)下降管:是水冷壁的供水管,即汽包中的水流入下降管并通過水冷壁下聯箱均勻的分配到水冷壁的各上升管中去。
(3)水冷壁:是布置在燃燒室內四周墻上的許多平行的管子。主要任務是吸收燃燒室中的輻射,使管內的水汽化,蒸汽就是在水冷壁中產生的,是現化鍋爐的主要蒸發受熱面,此外,還保護爐墻。
(4)過熱器:主要作用是利用煙氣的熱量將飽和蒸汽加熱成一定溫度的過熱蒸汽。
(5)再熱器:裝在過熱器后,作用是將在汽輪機中作過部分功的蒸汽引回鍋爐再次進行加熱,提高溫度后,又送往汽輪機中繼續作功,經過再熱器加熱后的蒸汽稱為再熱蒸汽。
(6)省煤器:裝在鍋爐尾部的垂直煙道中,是利用煙氣的熱量來加熱給水,以提高給水溫度,降低排煙溫度,節省燃煤。
5、燃油系統由哪些設備組成?其各自作用是什么?
(1)油罐:儲存燃料油。
(2)過濾器:過濾掉燃料油中的雜質,以保證油嘴不堵,霧化良好。
(3)油泵:向鍋爐提供燃料,并保持一定的霧化油壓。
(4)油加熱器:將燃料油加熱到一定的溫度保證鍋爐燃燒。
二、鍋爐運行:
1、影響汽壓變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汽壓過高或低對電廠設備有什么危害?
影響汽壓變化的因素主要歸納為兩點:一是鍋爐外部的因素,稱為“外擾”;二是鍋爐內部的因素,稱為“內擾”。
(1)外擾主要是指外界負荷的正常增減,及事故情況下的大幅度減負荷,當外界負荷突增而鍋爐的燃料量還未來得及增加時,汽壓將下降;而在外界負荷突減時,汽壓則上升。
(2)內擾主要是指爐內燃燒工況的變動。
汽壓過高,機械應力過大,將危及機、爐及蒸汽管道的安全,當安全門動作時,會造成大量的排汽損失,另外,安全門經常動作,還會造成磨損或有污物沉積在閥痤上,容易發生回座關閉不嚴,以至造成經常性的漏汽損失,有時甚至需停爐進行檢修,汽壓過低,會減少蒸汽在汽輪機中膨脹作功的會量,使汽耗增大;還會使汽機被迫減負荷,影響正常發電。
2、哪些情況容易導致鍋爐產生虛假水位?支行中可通過哪些器件來監視水位?
汽包水位反映了給水量與蒸發量之間的動態平衡,在穩定工總況下,當給水量等于蒸發量時,水位不變,當給水量大于蒸發量(包括連續排污、汽水損失)時,水位升高,反之,水位下降。
(1)水位計泄漏,汽側漏,水位偏高;水側漏,水位偏低。
(2)水位計堵塞,無論汽側堵塞還是水側堵塞,水位均偏高,水位計側堵塞時,水位停止波動。
(3)當負荷驟增,汽壓下降時,水位短時間增高,負荷驟增,壓力下降,說明鍋爐蒸發量小于外界負荷,因為飽和溫度下降,爐水自身汽化,使水冷壁內汽水混合物中蒸汽所占的體積增加。將水冷壁中的水排擠到汽包中,使水位位升高,反之,當負荷驟減,壓力升高時,水位短時間降低。水位監視,除汽包兩側裝有一次水位計外,通常在控制室或控制盤上裝有機械式或電子式的二次水位計(如差壓式、電接點式、電子記錄式水位計等)以增大對水位的監視。
3、鍋爐啟動和停止供汽時如何保護過熱器?
鍋爐過熱器的運行條件為惡劣,當啟動時由于在過熱器中流動蒸汽不多,容易使過熱器管過熱,為此,在啟動過程中嚴禁關小過熱器的出口集箱疏水閥或向空排汽閥。
鍋爐停止供汽時,應開啟過熱器出口疏水閥和排污閥,以冷卻過熱器和降低汽壓。
4、鍋爐啟、停過程中如何保護省煤器?
鍋爐啟動時,給水是間斷性的,但煙氣流是連續不斷,熱交換的結果,往往會造成省煤器出口處汽化,會引起汽包進水困難,另外省煤器管因過熱而導致損壞,所以規程規定,向鍋爐上水必須經過省煤器。
對沸騰式省煤器在停止進水時(不論啟動、運行、處理事故時)應把再循環閥打開,向鍋爐上水時關閉。對于非沸騰式省煤器,可加強上水、放水,省煤器的出水溫度應低于該處壓力下的飽和溫度20度。鍋爐停爐時,應間斷上水,打開鍋爐再循環,使之形成自然循環,保護省煤器。
5、鍋爐低負荷運行時應注意什么?
鍋爐低負荷運行時,汽溫波動較大,由于低負荷運行時,送入爐膛的燃料量少,爐膛容積熱負荷下降,爐膛溫度較低,燃燒不穩定,爐膛出口的煙氣溫度容易波動,而汽溫不論負荷大小,要求基本不變,因此,低負荷時煙氣溫度與蒸汽溫度之差較小,即過熱器的傳熱溫差減小,當各種擾動引起爐膛出口煙氣溫度同樣幅度變化時,低負荷下過熱器的傳熱溫差變化幅度比高負荷下過熱器的傳熱溫差變化幅度大。
三、事故處理:
1、鍋爐在哪些情況下要緊急停爐?
鍋爐的事故很多,遇有下列情況應緊急停止鍋爐的運行,立即切斷燃料,停止全部火咀,再視具體情況,根據事故類別正確處理:
(1)汽包水位低于極限值,使就地水位計見不到水位:
(2)汽包水位高于極限值,使水位超過就地水位計上部:
(3)鍋爐所有水位表、計損壞,無法監視水位時,
(4)爐管爆破,經加強給水仍不能維持汽包水位或已造成爐膛滅火時;
(5)主給水管道、主蒸汽管道和燃料管道發生爆破,無法切換,威脅到設備或人身安全時;
(6)壓力超過安全閥動作壓力,而安全閥不動作,同時主汽排空門無法打開時;
(7)爐膛滅火;
(8)送、引風機故障、停止運轉時;
(9)爐膛內部或煙道內發生爆炸,二次燃燒,爐膛冒項或爐墻塌落,以及其它損壞,使運行人員或設備受到危險時;
(10)安全閥動作后不回座,壓力下降,汽溫變化到汽機不允許時。
2、鍋爐缺水事故有哪些現象?如何處理?
當水位已低于規定的低水位,但水計中仍可見到水位時,為輕微缺水;當水位計見不到水位時,為嚴重缺水。
(一)現象;
(1)汽包水位低于規定的正常水位;
(2)低水位報警,報警器響,信號燈亮;
(3)過熱蒸氣溫度升高
(4)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
(5)排煙溫度升高;
(二)處理
(1)當汽壓和給水壓力正常,而水位低于正常水位-50mm時,應采取;
a、沖洗對照水位計,檢查其是否正確;
b、若因給水自動失靈導致水位下降,將自動解列,切換為手動,開大給水門,增加給水;
(2)經上述處理,水位仍降至低水位時,除加強給水外,所有放水門,排污門關閉,根據情況適當降低鍋爐負荷;
(3)如水位繼續下降,且見不到時,緊急停爐,關主汽門,繼續向爐內進水;
(4)由于運行人員疏忽大意,使水位在水位計中消失,確認為缺水時,須緊急停爐,關主汽門、給水門;此時可用“叫水法”確定缺水的嚴重程度;
1、關閉水位計的汽、水旋塞。
2、打開水位計的放水旋塞放空水位計。
3、關閉水位計的放水旋塞。
4、反復開、關水位計的水旋塞。
注意水位是否在水位計中出現。
叫水后,開啟水位計的汽旋塞,恢復水位計運行,經叫水后,水位在水位計中出現時,可增加鍋爐給水,恢復水位,如水位沒有出現,嚴禁向鍋爐上水,并應立即停爐。
(5)如因給水壓力下降造成水位降低時,應與司泵聯系,提高給水壓力,如壓力不能恢復,應減負荷,以維持水位,嚴重時要停爐;
(6)如因受熱面、管道破裂泄露,經加強給水仍不能維持水位時,應緊急停爐;
3、過熱器損壞有哪些現象?如何處理?
過熱器損壞現象:過熱器區有漏汽響聲;蒸汽流量不正常的小于給水流量;爐膛負壓減小或變正壓,嚴重時人孔及煙道不嚴密處噴汽和冒汽;過熱器后煙氣溫度下降;過熱器溫度、排煙溫度升高;引風機負荷增加,電流增高。
過熱器損壞處理:
(1)過熱器輕微泄漏,可適當降低負荷,不致引起事故擴大時,可維持短時間運行,待備用鍋爐投入運行后再停爐檢修。
(2)過熱器嚴重損壞時,不能維持汽溫、汽壓時必須立即停爐。
(3)停爐后,引風機繼續運行,以排除爐內的煙氣和蒸汽, 排盡后,停止引風機。
4、爐膛滅火有哪些現象?如何處理?
(1)立即關閉燃油速斷閥及各火咀油門,緊急停爐;
(2)解列各自動調節器,關小減溫水和給水,保持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力爭汽溫不要降低過多;
(3)維持引、送風機空轉、增大爐膛負壓,通風3—5分鐘,排除爐內煙氣及未燃盡的油霧;
(4)滅火后,嚴禁采用爆燃方式點火;密切監視尾部煙溫,防止二次燃燒;
(5)查明事故原因并解決正常后,可按規程重新點火啟動;
(6)如長時間不能恢復,按正常停爐處理;
(7)滅火后,如未燃盡的燃料在爐膛或煙道內爆炸,立即停送風機,關擋板,仔細檢查爐膛及煙道,恢復被打開的防爆門,在確認設備完整及煙道內無火源后,將爐膛通風10-15分鐘后,方可重新點火啟動。
5、汽水共騰有哪些現象?如何處理?
鍋爐汽水共騰事故,是指鍋爐蒸發面汽水升起的同時,產生大量的汽泡,大量的水被蒸汽帶出而危及鍋爐安全運行的事故:
一、現象;
(1)汽包水位計內水位急劇波動,嚴重時有汽泡,看不清水位;
(2)過熱蒸汽溫度急劇了降;
(3)嚴重時:蒸汽管內發生水沖擊,法蘭向冒汽;
(4)飽和蒸汽和爐水含鹽量增大;
二、處理:
(1)適當減弱燃燒,降低鍋爐負荷,并保持穩定;
(2)通知蒸汽用戶,減少用汽量;
(3)全開連續排污門,必要時開啟緊急放水門和定期排污門,加強鍋爐換水,維持汽包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
(4)停止加藥;
(5)開過熱器流水及本爐蒸汽管道疏水,通知汽機開有關疏水門;
(6)通知水分析值班員分析水質,根據分析結果進行排污,改善爐水品質;
(7)在水位未穩定,爐水質量未改善時,鍋爐禁止加負荷
(8)注意汽溫變化,及時調整;
(9)注意消除后,及時調整;
(10)故障消除后,沖洗對照水位計;
(11)爐水品質合格,水位清晰正常后,再恢復鍋爐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