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染發前,不必將洗凈的頭發吹乾,即可進行染發.
562.(○)染發之前的準備正作與顧客商討,并了解藥劑特性及毛發結構及皮膚適應性.
563.(○)染發前之選色,應先考慮顏色與膚色之搭配.
564.(╳)染發之前,應先使用微堿性的洗發精,將頭發污垢洗凈.
565.(○)染發前美發師應與顧客商討選出顧客喜歡及適合的顏色.
566.(○)染發劑可分為暫時性,半永久性,永久性三種.
567.(○)噴霧染發劑,系屬於暫時性染發劑,通常於洗發後便褪色.
568.(○)染發之前必須做染劑之皮膚試驗,若發現有紅腫,燒,癢,痛之感覺則不可染發.
569.(○)燙發與染發,時間應相隔一星期以上.
570.(○)染發前之選色重要應以白天的自然光線為標準.
571.(╳)染發之後,可立即燙發,應該不受影響.
572.(○)染發前發束測驗能測出顧客頭發之上色時間.
573.(╳)沾上頭皮的染劑,不必洗乾凈,也不會傷皮膚.
574.(╳)皮膚試驗能測出顧客對染劑的顯色時間.
575.(○)條染時可將染過的發束用鋁薄紙折疊包住,以隔開未染部份.
576.(○)顧客染發資料卡的項目有發質,頭發狀況,染發劑,頭發顏色,染發時間等.
577.(╳)頭發表皮層的鱗狀組織松軟,開孔多且大色澤淺,就較不易改變顏色.
578.(╳)彩色染發時應先從毛根處皮膚先染.
579.(╳)染發後為穩定色素,可以用堿性護發素沖洗,以分解殘留之氧化物.
580.(╳)染發時後腦部份的頭發發質較佳,所以容易染色.
581.(╳)染劑應放於日光直曬處,以保持乾燥.
582.(╳)頭發表皮層的鱗片組織細致,緊密開孔小色澤深,即易達到染發效果.
583.(○)染劑不慎進入眼睛,要立刻以清水沖洗.
584.(○)單步驟染發通常用在顏色少許變化或染白發上.
585.(○)皮膚試驗的部位應在耳後或手肘內側.
586.(○)染發時發現染發的頭皮有過敏現象,應迅速沖洗.
587.(╳)臘條型,噴霧型染劑,皆屬半永久性染劑.
588.(○)良好的染發劑,應對毛發無害,且不刺激皮膚,著色時間短,染後富有光澤.
589.(○)半永久性染劑比暫時性染劑停留在頭發的時間較長.
590.(╳)植物性染劑因具有毒性,染前應確實做皮膚試驗.
591.(○)漂淡劑停留在頭發上時間愈長,對頭發傷害愈大.
592.(╳)染發劑可以加染眉毛及睫毛,使有整體感.
593.(○)染發乃是一門專業學問,必須認識毛發特性以外,操作時還要有充份的熟練度,才能勝任.
594.(○)染發時,不慎而沾染到皮膚,此時可使用氨水擦拭.
595.(╳)染發時室內溫度低,染發時間短,反之則時間長.
596.(○)染發時避免染到皮膚,可在發緣周圍涂抹保護霜.
597.(○)受損頭發表皮層過份張開,因此易於上色,也易於褪色.
598.(╳)染發時,可以不帶手套,染發劑不傷害皮膚.
599.(╳)頭發愈粗黑,愈容易染成有色度較淡的頭發.
600.(╳)染發時應一次即自發根梳至發尾,否則會產生色度不均.
601.(○)染發時,挑發束約1公分,否則染劑涂抹會不均勻.
602.(○)純度不夠的過氧化氫會起泡,不易達到均勻的效果.
603.(○)健康的頭發不易燙發也不易染發,反之受損的頭發容易著色且也容易褪色.
604.(╳)染發時,雙氧水的濃度高則染發時間長,顯色速度慢.
605.(○)染發後,經過二十分鐘,即會使毛發著色.
606.(╳)白頭發染成黑色,其染發程序先行分區,其它可以不必考慮.
607.(╳)染發劑對於皮膚沒有反應,可以不斷作試驗.
608.(╳)東方人的膚色,接近黃色,較適合染淡色的發色.
609.(╳)染發劑之發束測驗能測出顧客對染劑之過敏現象.
610.(╳)先染發後再燙發,可以保持染發後的顏色.
611.(╳)在開始染發前的必要步驟是檢查頭皮,挑選發色,顧客本身的自然發色不須注意.
612.(╳)先染發再燙發,才容易染成依自己所需要的顏色.
613.(○)白發染成黑色時,通常應由前半部及兩鬢角處先染.
614.(○)頭發經常漂染,易成多孔性,并使頭發失去光澤.
615.(○)染發時若上色時間不夠,則因人工色素粒子未能氧化,易產生褪色現象.
616.(○)使用金屬性染劑的頭發,看起來晦暗,無光澤,易斷裂.
617.(╳)暫時性染劑是專供白發者使用.
618.(○)染發中能與頭發色素粒子結合的是永久性染膏.
619.(○)整發是發型設計的主導者.
620.(○)整發與梳發之方式是相輔相成的.
621.(○)整發是發型設計的一種技巧.
622.(○)東方人的發質較微硬,但可以用整發的方式達到韻律感.
623.(○)整發是將蓬亂不整齊的頭發,加以整理使之成型.
624.(○)造型必須先有構思才能創造出美好的作品.
625.(○)為顧客梳理頭發時,你的表情與態度是可以決定客人是否會再上門.
626.(○)專業性的整發,包括吹風,手卷,螺蜷,指推波紋,發筒卷法,電鉗等技術.
627.(○)整發包括吹風,夾卷,指推波紋,發筒卷法,電鉗技術等.
628.(╳)整發即不須吹得太乾,也能梳出美麗,有線條的發型來.
629.(○)頭發細少者可抹上發膠以增加整發效果.
630.(╳)使用發漿後有粉狀物浮出來這才正確.
631.(╳)膠狀發漿應先用水稀釋方可使用.
632.(○)發筒之角度,冷燙卷棒的角度或大小均能影響波紋大小與發型.
633.(○)發筒的大小可以決定頭發波紋的效果.
634.(○)發筒的大小,長短,方向,角度都會影響發型效果.
635.(○)發筒卷發時,所取發片長度與厚度視發筒的大小而定.
636.(╳)蓬松的發型通常使用45°以下卷法.
637.(○)發筒卷法是利用發筒或網筒卷子卷的方法,隨發型變化,其排法不一.
638.(○)選用發筒的大小與頭發成型鬈度有密切關系.
639.(╳)夾卷(Pin curl),系以發干旋轉來達到波紋的大小.
640.(╳)以夾卷做成波紋的排列方向是:如第一排向左,第二排也要向左.
641.(○)小環型夾卷法是點綴發型或鬢角處時,梳成小環型或波浪型之局部卷法.
642.(○)整發時無論用什麼方法一定先要將頭發梳順.
643.(○)夾卷波紋應一排以逆時針方向卷,另一排以順時針方向卷之,使呈S型.
644.(╳)夾卷時,發尾在內與在外的效果,都是一樣.
645.(╳)夾卷(Pin curl)卷法時,發尾在外的會比發尾在內的發尾彎曲.
646.(╳)夾卷法是做波浪型之主要卷法.
647.(╳)夾卷可分為上卷,下卷兩種.
648.(╳)夾卷所使用之底盤只有方型,三角形,圓形.
649.(╳)卷發的變動性只有全發干一種.
650.(○)螺卷法要使波峰高,其整發之發片應為抬高卷.
651.(╳)利用夾卷(Pin curl)整發,成型時會使發型蓬松.
652.(╳)夾卷(Pin curl)是底部及圓環所構成的.
653.(○)在整發時螺鬈卷法能做出波浪發型.
654.(╳)吹風前先擦上護發油,擦得越多越好,可保持發型.
655.(╳)吹發基本原則是在吹風之前擦上少許發油,并且風口愈接近頭發愈好愈快速.
656.(○)吹風時應先將頭發打濕,吹後整發較為持久.
657.(○)手持吹風機,吹發時,其風向應自發根吹至發尾,若反其道,則會造成頭發傷害.
658.(○)手持吹風機風口扁平狀主要作用為集中風力.
659.(╳)手持吹風機吹發,能使發型持久,其重點是在發梢.
660.(╳)吹風機不吹頭發時,風口應朝工作者,免得吹到顧客頭上.
661.(╳)空心卷卷法是較服貼及經常用的整發技巧.
662.(○)發筒的大小,通常與波浪的寬度成正比.
663.(╳)通常在冠部做高蓬發型的發筒角度是45°.
664.(╳)利用圓梳吹出線條時,圓梳所放的位置應放在發根處.
665.(╳)使用吹風機時應盡量靠近頭發,以求快速并可保護頭發.
666.(○)使用吹風機前必須檢查吹風機中是否有異物.
667.(○)吹風機操作不當易造成頭皮灼傷或頭發分叉.
668.(╳)吹風機的聲音越大越好整發較快速.
669.(○)吹風機聲量過大產生噪音容易使人精神疲乏.
670.(○)吹風機的持法依操作者的習慣靈活運用且雙手皆能操作自如才可.
671.(╳)長方型臉適合吹高角度,其梳子宜以九排梳來配合吹發.
672.(○)為配合發型需要,可變換多種梳子較能梳出理想的發型.
673.(○)排骨梳便於梳理前額線條或將頭發梳高角度.17
674.(○)吹發時須考慮頭發自然的垂落及生長的方向.
675.(○)頸部短發吹風時,其角度不宜提高,以便服貼.
676.(○)吹發型只與表皮層有關,由發根向發尾伸展.
677.(╳)蓬松吹法適於頭發多而厚的人.
678.(╳)吹發時如不分區,可節省很多時間.
679.(╳)前額低的臉型,在分發線可以用短分發來分線.
680.(╳)蓬松吹法適於頭發較多的人.
681.(○)將頭發吹成高度,其吹風機應隨著發刷往前上方面移動.
682.(╳)吹發時好一大束一大束地吹,節省時間.
683.(╳)吹風方向由發尾向頭皮方向吹,能增加頭發亮度.
684.(○)吹風時頭發已經產生靜電,就是表示頭發吹得太乾.
685.(○)吹風時,要等發片熱度下降,才可把頭發梳開成型.
686.(○)攝氏35°是適合固定發型的溫度.
687.(○)吹發過程中推,提,拉,轉及固定是不可忽視的技巧.
688.(╳)吹發時,頭發的蓬度與所用吹風機大小有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