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吉利學院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內涵發展,不斷滿足高質量教育的教學需求,站在新起點續寫了教育事業發展的新輝煌。五年來,學校在學生競賽綜合素質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服務社會、教育資助、教學實訓、科研工作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績。
1.學生競賽方面:
學校積極組織和推動師生參加校內外技能大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自2014年以來,學校共組織了62項校級職業技能大賽,從中選撥優秀學生參加北京市教委舉辦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會計技能、導游服務、英語口語(專業組)等53項職業技能競賽,共獲國家級二等獎1個、省部級優秀獎1個、北京市一等獎3個、二等獎16個、三等獎32個。這是對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一次檢閱,也是學校師生奮發向上精神風貌的一次充分展示,同時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
2.教師獲獎情況:
入選北京市英才計劃:2013年,10名青年骨干教師獲得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資助,他們的研究和實踐課題都是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而展開的。
近五年學校以微課教學形式進行教師基本技能大賽,很好地鍛煉了教師的教學能力。特別是2014年5月16日,學校從校內第九屆教師基本技能大賽中選拔推薦了9位教師參加北京市組織實施的第二屆北京市高校(高職)微課比賽,獲得北京市微課教學比賽一等獎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4個。
學校目前已獲得北京市教學名師獎4人;北京市優秀教師6人;獲得北京市英才資助計劃10人;北京市職業院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4人;北京市育人標兵1人。
3.服務社會情況
2016年、2017年,根據市教委有關規定,學校陸續開發和申報了“北京市初中生開放性實踐活動項目”。利用學校優秀師資和實驗實訓條件,圍繞初中生學習特點和理解力,有針對性地開發了9個課程模塊,課程內容豐富多彩,如“汽車探秘之旅”、“聲音的日記”等。開課以來學生參與度較高,課程反饋良好,截止2017年6月,共累積服務初中學生數達到3184人次。
4.申請民辦教育資助項目:
學校還積極通過申報北京市民辦教育資助項目,促進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2014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后,市教委加大了對學校的扶持力度,同時學校在從實驗實訓室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大學生科研、創業教育等方面向本科教育傾斜,截止到目前,共資助學校申報的12個大項目,金額達586.59萬(詳見下表)。
5.教學實訓條件不斷完善:
學校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自身不斷持續投入,改善教學條件。截止2017年9月, 合作關系的校外實訓基地有63個,校內實訓基地有40個,校內實訓、實驗室192個,多媒體教室171個,微格教室1個、教學行政用計算機臺數4168臺,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8566.58萬元,滿足校內教學與實訓需要。
6.北京吉利學院科研工作成果:
2014年學校升本以來,學校積極鼓勵教師開展科研創新探索、拓寬學術視野,提升教師整體科研水平,目前科研工作主要進展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2013-2015年申報民促項目12個大項目,獲批專項資助586.59萬元。2013-2016年申報北京青年英才計劃項目10項,獲批資助金額150萬元。
2013-2014年獲批北京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立項4項,其中聯合項目1項,面上項目3項,目前2013年立項的2個項目已經順利結題。
2015年獲得北京高校青年教師社會調研優秀項目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2016年獲得北京高校青年教師社會調研優秀項目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獲批資助金額8.5萬元。
2015-2016北京吉利學院科研、教改課題立項、結題33項,學校資助課題經費共計17.9萬元。
2016-2017北京吉利學院科研、教改及校研究員課題立項26項,學校資助課題經費共計17.7萬元。立項企業橫向課題9項。
2017年成功申報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題4項,獲批金額3萬元。
2017申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課題4項,獲批金額2萬元。
2013年學校教師公開發表科研教改論文41篇,2014年19篇,2015年41篇,2016年69 篇,2017年截止目前56篇,其中獲獎論文及研究報告共21項,取得國家級、省部級及校級教學成果獎項共計14項。出版教材、專著20部。
2017年總結學校近年來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出版《產教協同、校企結合——吉利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