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市二中校長邵喜珍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她調查發現當前我國幼兒教育收費不夠規范、機構設施問題重重,因此鄭重向全國人大提出建議,將幼兒教育也納入義務教育范圍。
“義務教育法落實力度真大!” 記者見到邵喜珍代表時,她手里正拿著一張報紙和一份省里的文件,上面用紅筆圈了很多,她激動地指給記者,“你看,我們對《義務教育法》落實真是有力度,太好了!”記者見到,報道是中央財政又預撥135.2億元,專項用于補助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公用經費,而文件則是,河北省財政廳和教育廳決定從今年春季學期起,全部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的學雜費。 邵喜珍代表高興地說,國家、省里的力度真大!學生們真受益了! 在欣喜之余,邵喜珍又對當前義務教育還未涉及的幼兒教育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不少問題,決定向全國人大提出建議。 很多幼兒未能接受正規教育
近幾年,在工作之余,她走訪調查了十多家幼兒園和孩子的家長,她發現,首先,幼兒園從數量到質量都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國辦幼兒園很少,農村更是寥寥無幾。城市幼兒教育基本是靠民辦幼兒園,農村幼兒入園率低。一項調查顯示,在城市小學一年級新生中,有十分之一的學生沒有進過幼兒園;而在農村,不少地區基本上是家中老人看孩子。
邵喜珍代表說,現有幼兒園辦園也不規范,多數幼兒園設備、設施、場地、教材沒有達到基本要求。有些地方,幼兒教育基本處于無人管的狀態。邵喜珍發現,從全國看,各級地方政府沒有把幼兒教育納入基礎教育的一部分加以規劃、管理,沒有專項經費,教育部門也沒有設立幼兒教育的專門管理機構。另外,至今尚未有一部幼兒教育的專門法律。 幼兒教育牽涉9億多人幸福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邵喜珍研究認為,學前教育恰恰是一個人終身學習和發展關鍵的奠基期。如果在這一時期兒童沒有得到科學的、適宜的、良好的教育,以后再來彌補,家庭和社會都將付出極大的代價,而有些既成事實則無法挽回。中國有句古話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這個情況。 另外,她發現,受過良好學前教育的兒童與未受過學前教育的兒童相比,不僅成績更好、學業完成率更高、就學時間更長、特殊教育需要較少,而且成婚率、就業率及報酬率、占有資產率都更高,犯罪率則很低,這個階段教育的投資回報率高于其他任何階段的教育。 邵喜珍代表說,據了解,目前,中國有1.3億6歲以下兒童,而每個家庭中密切關注兒童健康成長的成人有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6人,據此推算,學前教育直接牽涉到至少9.1億人口和億萬家庭的幸福,對社會的穩定與持續、健康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將幼兒教師編制納入教師隊伍 調查之后,邵喜珍代表認真寫了一份建議。她提出,要建立國辦為主、國辦民辦協調發展的學前教育辦學體制。 她呼吁,應該設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專項經費,建議國家利用世界銀行無息貸款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事業,這將有利于推進義務教育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邵喜珍代表認為,解決專業幼兒教師短缺也很重要,這需要辦好幼兒師范院校,落實必要的教師人員編制等政策,建議政府盡快研究將幼兒教師編制納入教師隊伍系列,穩定幼教隊伍。更重要的是,要制定學前教育的法律、法規,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幼兒教育是義務教育的組成部分,各級地方政府要把幼兒教育納入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來加以規劃。(吳艷霞)
|